24小时服务电话: 13411566180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库 -  虫害常识

知识库

Knowledge

奇妙的裸鼹形鼠

时间:2019-08-17 14:54:38

裸鼹形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属于滨鼠科,尽管形态和习性接近鼹鼠,但却是如假包换的啮齿类动物。

裸鼹形鼠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它们是世界上目前仅有的两种真社会性哺乳动物之一,而另一种则是同属于滨鼠科的达马拉兰隐鼠Fukomys damarensis(见图2)。

所谓的真社会性是指动物社会性组织的最高等级,根据生物社会学之父威尔逊的定义,真社会性动物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具有繁殖分工:真社会性动物内部往往分为不同品级,即caste,跟印度的种姓是一个词,只有特殊的品级有繁殖的能力,其他品级由于生理结构等限制,没有繁殖能力

2.世代重叠:真社会性动物群体中的成年个体一般由多个世代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3.群体内成员会合作照顾幼崽

裸鼹形鼠基本符合真社会性动物的特征,但实际的情况要更加复杂,裸鼹形鼠究竟是否算真正意义上的真社会性动物还有部分争议。

(图4:A.雄工鼠、雄鼠、雌工鼠、女王的形态差异 C.获得生育能力的雌工鼠成长为女王的过程,体型明显增大,同时腰椎伸长 D.怀孕的女王)

裸鼹形鼠分布于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地区,常年栖息在地下庞大复杂的巢穴隧道网络中。一个巢穴社会一般由70到80个个体组成,大型巢穴可能包含超过300个个体。

(图5:不同品级的裸鼹形鼠生活史,工鼠会因为食物限制、捕食等各种原因而往往活不过3岁,如果条件允许工鼠和传播者都有能力变为女王或者雄鼠)

裸鼹形鼠的社会中有多个品级,但基本可以划分为:繁殖个体和非繁殖个体。

裸鼹形鼠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是繁殖个体中的女王queen,女王是唯一的,也是整个巢穴的核心,它们的体型比其他品级的裸鼹形鼠要大得多,也是唯一有着强大生育能力的雌性,并且不会直接参与劳动。女王还有1到3个有生育能力的雄性伴侣,这些雄鼠一般都来自原本的巢穴,偶尔会有其他巢穴的雄鼠作为传播者到来。裸鼹形鼠的寿命很长,繁殖个体一般都可以超过20年甚至接近30年。

非繁殖个体在巢穴中主要从事各种劳动,基本可以分为工鼠worker和传播者disperser。工鼠是裸鼹形鼠社会中的工人,它们数量庞大,雌雄皆有,但都不具有繁殖能力。工鼠主要负责挖掘隧道、照顾幼崽、防御巢穴、收集植物根茎作为食物。裸鼹形鼠的寿命虽然很长,但工鼠却一般很难活过2到3岁,在野外条件下有幸活过这一阶段的工鼠有可能会进入一种不活跃的状态,一般被称为传播者。

(图6:女王与工鼠,女王体型较大且具有发育的乳房)

传播者的体长和工鼠无异,但要比工鼠粗壮得多(见图3)。

与工鼠相比,这些传播者的状态很不活跃,也较少进行劳动,反而会用大量时间积攒脂肪,为日后的长距离跋涉和繁殖储存能量。一但条件适宜它们就会离开巢穴,其中大部分个体会试图建立新巢穴,并成为新的女王和雄鼠,少部分个体会加入其它巢穴。但是女王似乎并不是很待见这一品级,根据观测女王似乎会推搡慵懒的传播者,从而迫使它们工作。

(图7:裸鼹形鼠的地下巢穴隧道网络示意图)

目前的研究认为女王会通过激素和身体接触等信息支配群体,并抑制工鼠的生殖发育。因此一旦女王死亡,原本非繁殖个体中的一只具有优势地位的雌鼠会重新发育出生殖能力,同时体型增大、腰椎伸长,最终变为新的女王,而且工鼠和传播者似乎都有这个能力。

(图8:不同巢穴工鼠间的冲突)

评论又问到,这里就补充一下:

女王死亡的一周内,巢里最大的几只雌性就会开始发育,然后进行激烈的战斗,直到其中一只先发育成完毕成为新女王,战斗就戛然而止了。但有时新女王会进行反攻倒算,攻击前女王留下的雄性伴侣和关系较近的工鼠。

(图9:啃食植物块茎)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关阅读

学点虫害知识,生活更健康,工作更舒心

  • 俾格米人超级喜爱吃白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可以说他们是一个靠吃“白蚁”为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白蚁呢,有人认为白蚁会危害到森林的树木,他们为了保护森林,就开始吃白蚁,不过这种说法到现在并没有得到证实。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6

  • 两个与老鼠有关的黑天鹅事件,不是简单的事件,可是天大的事,因为老鼠把国都搞没了。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9

  • 蟑螂一旦向耳道深处"入侵”时,你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奇痒、耳鸣等症状,而虫子触角刺激外耳道、鼓膜有时还会引起条件性咳嗽或眩晕。如何避免蟑螂爬进自己的耳朵呢?不要怕,做好以下几点,这种大奖基本不会轮到你。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40

  • 但最近刊登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猫看起来并不擅长捉老鼠,而且表现很糟糕。这份报告是由Michael Parsons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的。

    发布时间:2019-01-28 17:11:20

  • 印度卫生部9日发表声明说,印卫生部门日前监测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确诊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目前尚无死亡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