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Knowledge
白蚁型组织:集体智慧如何步调一致
文| 李光斗
白蚁,这种不招人类喜欢的小虫子在地球上已生存了二亿五千万年之久。
换一个角度来看白蚁,它们则是一群有着良好、有效协作关系的建筑师。白蚁能够建造超过10米高、底部达15米宽的蚁丘,摩天大楼似的蚁巢是用白蚁嚼碎的树枝、泥土和粪便建造。白蚁建造一个蚁巢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它们一生都在和雨赛跑,雨水随时会毁掉蚁巢。
一只白蚁微不足道,然而一个蚁巢的数百万只白蚁却能够分工有序、目标明确地建造体量巨大、结构复杂、通风保湿的蚁巢。白蚁的集体智慧何以形成,个体白蚁之间又是如何协同的,这对现代企业的组织行为方式颇有借鉴意义。
生物学家皮埃尔·保罗·格拉塞经过仔细观察,把白蚁之间的协作称为“无沟通的合作”,即没有上层发号施令、进行调度,也没有建设计划。每只白蚁凭借直觉保持和族群同伴的协作关系,达到整个蚁群自发协作的力量大于每只白蚁力量总和的效果,最终完成不可思议的任务——建成巨大的蚁丘。
说完白蚁再反观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当企业之间人力资源优势相同的时候,企业的竞争拼的是组织人才之间的协同;如果可以像白蚁那样把集体智慧融入到行为管理中去,人类分工协作的效率可以大幅提高。
我们可以从三个关键词来学习白蚁如何将企业组织打造成一个智慧组织。
第一是共识。共识即共同的认识,只有形成共同的认识才能使每个个体的力量形成合力。就如同白蚁在没有任何协调、没有任何中心的情况下,每只白蚁会自发衔着泥球,为蚁巢的建设贡献力量,这仿佛是白蚁与生俱来的使命。由共同的使命形成的组织更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第二是共情。蚁巢经常会在雨季被雨水攻陷,或者被动物或人为破坏,每当共同的巢穴受到破坏时,白蚁便会从蚁巢汹涌而出,兵蚁呈扇形散开、摩擦上颚,准备应战;而工蚁则迅速噙着土去堵住洞口。在没有任何中心调动下,白蚁因为对整个蚁族共同命运的忧虑,迅速自发出动处理危机,极富同理心。而共情也是智慧型组织的关键,它是在共同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组织共同未来的忧虑和憧憬。而拥有共情意识的组织在面对危机时也更容易形成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的力量团结,增加组织的抗脆弱性。
第三是协同。智慧型组织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协同,即无摩擦、自发的合作。白蚁除了会自发的为蚁巢建设出力,还会自发的为蚁巢供水,每只白蚁身体能储存达自身体重一半的水,而白蚁会通过“接吻”将自身携带的水传递给其它白蚁,从而将外界水分带回蚁巢,来平衡蚁巢内的水分含量。正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分享和协作让整个白蚁族群能够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依然能够繁衍生存。
体型庞大的、威力无穷的恐龙已不存于世,但白蚁却能在地球存活2亿多年,这样不同的命运或许正是因为白蚁这种共识、共情、协同的生存智慧。而在商业生态中,白蚁的集体智慧给我们颇多启发。
学点虫害知识,生活更健康,工作更舒心
-
俾格米人超级喜爱吃白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可以说他们是一个靠吃“白蚁”为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白蚁呢,有人认为白蚁会危害到森林的树木,他们为了保护森林,就开始吃白蚁,不过这种说法到现在并没有得到证实。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6
-
蟑螂一旦向耳道深处"入侵”时,你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奇痒、耳鸣等症状,而虫子触角刺激外耳道、鼓膜有时还会引起条件性咳嗽或眩晕。如何避免蟑螂爬进自己的耳朵呢?不要怕,做好以下几点,这种大奖基本不会轮到你。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40
-
但最近刊登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猫看起来并不擅长捉老鼠,而且表现很糟糕。这份报告是由Michael Parsons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的。
发布时间:2019-01-28 17:11:20
-
印度卫生部9日发表声明说,印卫生部门日前监测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确诊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目前尚无死亡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