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电话: 13411566180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库 -  虫害常识

知识库

Knowledge

古人是如何与蚊子作斗争的

时间:2019-08-17 14:23:22

夏天到了,除了炎热的天气,最让人头痛的应该就是蚊子了。古人饱受蚊子叮咬的痛苦,一些文人将蚊子写入诗词曲赋中,表达了对蚊子的厌恶之情。晋代学者傅选曾写过一篇讨伐蚊子的檄文《蚊赋》:

众繁炽而无数,动群声而成雷,

肆惨毒于有生,及餐肤以疗饥。

妨农工于南田,废女工于机杼。

浙江名士单斗南写了一首《咏蚊》诗:

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愚,

噆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从古至今,人们与蚊子的斗争一直没停过。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防蚊的“翠纱之帱”。当时有钱人会在帐的色彩、缀饰、纹样、质地、造型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彰显身份地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帷帐四角还有挂香囊,像这种讲究的“蚊帐”只有贵族才会有资格享用。

没有蚊帐的人家,会使用青蛙制作的“灭蚊器”。准备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在缸里养一些青蛙,蚊子一飞过,就成了青蛙的猎物了。

还有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防蚊虫的植物,像薄荷、万寿菊、茉莉花、夜来香、凤仙花等等,这些花草散发的特殊气味可以让蚊虫避而远之。

古代驱蚊最普遍的做法是烟熏法,东南亚国家燃点制干的柠檬香茅熏屋,而澳洲的土著则用当地特产尤加利。古印度将传统草药苦楝叶晒乾后焚烧,作为薰香以驱蚊。常被中国古人用来焚烧驱蚊的植物,就是很早用于“辟疫”的菊科植物艾草,诗人陆游在《熏蚊效宛陵先生体》写道: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中描述用扇子无法彻底驱蚊,只好“燔艾”,就是燃烧艾草来驱蚊。

在宋代用焚烧艾草驱蚊的方法很流行,梅尧臣在《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一诗中也有提及:

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

将艾草晒成干状点燃,散发出的艾草味,是蚊虫所不喜欢,因此达到驱虫驱蚊的效果。除了熏燃艾草,在宋代已经有了专门驱蚊的“蚊香”,宋代笔记《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算是较早的蚊香,其形态为有芯的棒香 。

宋代已经出现了专门制作蚊香的作坊,当时不叫蚊香,而叫“蚊烟”。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专门制作蚊香的作坊,宋人制作的蚊香被叫做“蚊烟”。宋人华岳有诗《苦蚊》:“四壁人声绝,榻下蚊烟灭”, 陈藻《乐轩集》中有“野店蚊烟接,官途松吹长”。可见,蚊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日用品。

宋时制作蚊香的主要材料是艾草、雄黄和浮萍,到明清时期蚊香的材料不断增加,开始使用香药阿魏、羌活、川芎、樟脑等。

明代蚊香的样式也多了起来,有印香蚊香、丸香蚊香、涂抹的蚊香粉。明代大型方书《普济方》记载了很多驱蚊虫的偏方。

薰蚊子方:香附子、苍术半斤,雄黄(别研)、樟脑(别研)各五钱,右为细末,入雄黄、樟脑和匀,重罗,打作香印,爇之。恐樟脑难打,临用时略焙令燥。

治蚊虫方:浮萍、厚朴、羌活、川芎(各等分) 右为末,作香篆烧。其蚊远去。

驱蚊蚋壁虱方:苍术(一斤),木鳖子、雄黄(各二两半)上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床下烧一丸,或于蚊多之处当门烧之,熏落如面净尽。

辟蚊方诗曰:木鳖川芎分两停,雄黄减半始为精。炼蜜为丸如皂大,一夜齁直到天明。于香炉文武火烧,仍辟恶虫。

除了像焚香一样熏燃的驱蚊方,《医心书》中还记载有涂抹的避蚊粉。

避蚊粉方∶桂屑(桂树枝的碎屑)、苦楝叶屑、菖蒲,以一升和一斗粉中,以粉身则避蚊。

然后有些蚊香虽然驱蚊效果好,但是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湖雅》卷八“造酿之属”记载用浮萍及鳝鳖等骨末制作的蚊香,“每焚一条,可彻夜无蚊,唯气息甚恶”。

如果对气味有偏好的话,可以选择芳香开窍的香囊。香囊中的芳香药物,含有挥发油,在自然环境下可以挥发出蚊虫不喜欢的味道,从而起到驱蚊虫效果。

制作简单的中草药驱蚊包可以用八种常见的香药:

艾叶20克、白芷15克、青蒿15克、陈皮10克、石菖蒲15克、藿香10克、薄荷10克、丁香5克,将以上香药混合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装入香囊内。

药材切得愈碎或是磨粉,效果越佳,气味浓厚、发散得快,使用时间也变短,一旦油气挥发殆尽,就要重新放进草药。

《金瓶梅》中就记录了一种叫“蚊子灯”的灭蚊灯,目前可见的实物灭蚊灯出现在明朝。古人的灭蚊灯专门吊于蚊帐内,灯盏的侧面开有一扇小窗。当灯捻被点燃后,有气流从小窗迅速流入,蚊帐内的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入灯盏内。

相关阅读

学点虫害知识,生活更健康,工作更舒心

  • 俾格米人超级喜爱吃白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可以说他们是一个靠吃“白蚁”为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白蚁呢,有人认为白蚁会危害到森林的树木,他们为了保护森林,就开始吃白蚁,不过这种说法到现在并没有得到证实。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6

  • 两个与老鼠有关的黑天鹅事件,不是简单的事件,可是天大的事,因为老鼠把国都搞没了。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9

  • 蟑螂一旦向耳道深处"入侵”时,你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奇痒、耳鸣等症状,而虫子触角刺激外耳道、鼓膜有时还会引起条件性咳嗽或眩晕。如何避免蟑螂爬进自己的耳朵呢?不要怕,做好以下几点,这种大奖基本不会轮到你。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40

  • 但最近刊登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猫看起来并不擅长捉老鼠,而且表现很糟糕。这份报告是由Michael Parsons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的。

    发布时间:2019-01-28 17:11:20

  • 印度卫生部9日发表声明说,印卫生部门日前监测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确诊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目前尚无死亡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