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Knowledge
古人“讨蚊檄文”
文| 黄建如
蚊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害人虫,吮吸人血,传染疾病,扰人睡眠,危害健康,可谓作恶多端。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讨蚊檄文”,读来妙趣横生。
晋朝傅选著有《蚊赋》:
众繁炽而无数,动聚众而成雷。
肆惨毒于众生,乃餐肤以疗饥。
妨男工于农田,废女红于杼机。
寥寥数语,罗列了蚊子的种种劣迹。
清代诗人诸人荻作《黄莺儿》词斥之:
名贱身且轻,遇炎凉,起爱憎。
尖细小口如锋刃,叮得痛人,叮得痒人,娇声夜布迷魂阵。
好无情,偷精吮血,犹自假惺惺。
此词短小精悍,幽默风趣,把蚊子的贪得无厌描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龚自珍有首讨蚊诗中写道:
天热雨淋蚊很多,吮血播病逞凶恶。
众生祈有绝蚊法,除尽蚊虫人快活。
诗人见蚊害肆虐,恨不得亲手诛之而后快。
因为厌恶蚊子,古人常用蚊子来寓那些坏人、恶人。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聚蚊谣》,诗曰: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蚊张牙舞爪的嚣张神态,并以蚊子暗喻那些专在黑暗中利嘴伤人的权宦和趋炎附势之徒。
清代袁枚则把蚊子比喻成贼。他在《碧纱橱避蚊诗》中写道:
蚊虻疑贼化,日落胆尽壮。
啸聚声蔽天,一呼竟百唱。
如赴圜阓市,商谋抄掠状。
诗人把蚊子比作借着夜幕壮胆、呼啸而出的一群贼,很是形象得体。也有将蚊子比作趋炎附势清客的。
明崇祯四年进士山东莱阳左懋第,劝导其姑父远离一伙靠奉承巴结取利的清客,曾以蚊子为喻写过一诗:
入耳皆雅奏,触面尽深机。
吸饱飞飏去,主人知不知?
但蚊子毕竟一小飞虫而已。
清道光年间,浙江名士单斗南写了一首《咏蚊》诗,令人读之颇感痛快:
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愚。
噆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蚊子岂是人们的对手?一巴掌就要了蚊子的性命,何其快哉!
学点虫害知识,生活更健康,工作更舒心
-
俾格米人超级喜爱吃白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可以说他们是一个靠吃“白蚁”为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白蚁呢,有人认为白蚁会危害到森林的树木,他们为了保护森林,就开始吃白蚁,不过这种说法到现在并没有得到证实。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6
-
蟑螂一旦向耳道深处"入侵”时,你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奇痒、耳鸣等症状,而虫子触角刺激外耳道、鼓膜有时还会引起条件性咳嗽或眩晕。如何避免蟑螂爬进自己的耳朵呢?不要怕,做好以下几点,这种大奖基本不会轮到你。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40
-
但最近刊登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猫看起来并不擅长捉老鼠,而且表现很糟糕。这份报告是由Michael Parsons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的。
发布时间:2019-01-28 17:11:20
-
印度卫生部9日发表声明说,印卫生部门日前监测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确诊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目前尚无死亡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