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Knowledge
心静万物莫不自得,心乱深山也即红尘——蚂蚁兄弟的故事
从前,朝阳寺香火十分旺盛。寺庙里有一对蚂蚁兄弟,他们每天都受到香火熏陶,便有了佛性。只是兄弟俩对于如何修行有不同的见解,哥哥认为环境对修行至关重要,修行之人应该选择一个远离红尘的绝尘之地,每天打坐念经潜心向佛。弟弟则认为环境对修行不是决定因素,修行首要的是内心的宁静。
一日佛祖光临朝阳寺,见兄弟俩又在争论这个问题,佛祖就建议兄弟俩离开朝阳寺,各自找个地方按照自己的方法修行,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悟道。
兄弟俩听了佛祖的建议都非常高兴,就按佛祖的旨意幻化成人形离开了朝阳寺。哥哥来到了离朝阳寺不远的白云尖旁边山坳的一个庙中,弟弟则来到了白云尖山下山坳的一个庙中。
山上的寺庙远离村庄,地处偏僻,除了信众几乎没有闲杂人员来往,并且山尖白云缭绕,山上满是青松翠柏。向东远眺即为五峰寨,那峰峰相连,结为一体,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山的西南边有绝壁陡峭的悬崖,向前极目处犹如一金盆;北边就是自己的故乡,心中圣地朝阳寺。山下的寺庙则处在人来人往的坳口,但庙后的山峰犹如一口佛钟,山上苍松围绕,庙前翠柏簇拥,庙门前的一金盆为过往行人盥沐洗尘,只是庙里缺少山上的那份宁静。
山上的哥哥每天除了为庙里诸佛拂尘打扫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用来打坐念经。弟弟则不拘泥于形式,行、立、坐、卧„„因势而行。
在修行的日子里,弟弟面对的诱惑可想而知,不下千千万,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诱惑就有三次。
第一次是一个逃乱的美丽寡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从庙前经过,蚂蚁弟弟发现了累得走不动的娘儿仨就让她们到庙中歇息。逃乱的娘儿仨在庙中住了九天,一来因为寡妇姿色出众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颠沛流离会招来沿途不良男人的骚扰,二来因为寡妇见蚂蚁弟弟老实勤恳欲让他还俗与己共度后半生。蚂蚁弟弟当然是想都没想就断然拒接了寡妇的非分要求。寡妇原以为蚂蚁弟弟是一时抹不开面子,就决定在寺庙附近暂时安顿下来等待蚂蚁弟弟。这一等就是几十年过去了,寡妇的两个儿子也都慢慢长大成人,并都在此地成家立业。在寡妇一个人艰难抚养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蚂蚁弟弟怀着一颗修佛之人的慈悲心怀没少帮助她们,但始终都没越离池半步。寡妇也被蚂蚁弟弟的行为感化,打消了当初的念头,一直也没再嫁,一个人恪守妇道潜心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第二次是一个山西的木材客商在当地被骗得身无分文,几近乞丐,经过此地借宿到寺庙里,蚂蚁弟弟为了让这个客商早日回家与妻儿团聚,四处化缘为其凑足了盘缠。客商回家后,心里一直仰慕蚂蚁弟弟,时常惦记着他。一年后,客商重返寺庙,要求蚂蚁弟弟还俗跟着自己学做生意。蚂蚁弟弟更是毫不犹豫就回绝了客商的好意。客商在此住了三日,见蚂蚁弟弟潜心修佛,就留下一笔善款回家去了。
第三次是当地一富户,尽管家中钱财万贯,但膝下并无一子,兄弟侄儿都非善良之辈,只知道觊觎他的钱财。富户早听说蚂蚁弟弟的美德,就决定让他还俗做自己的义子继承自己的家业。佛性大增的蚂蚁兄弟早就视钱财如粪土,富户的计划肯定是以失败而告终。
一晃500年过去了,蚂蚁兄弟都得道成仙。一日,他们一起来到佛祖的庭前,佛祖问曰:“五百年的修行,你俩可都将那问题参透?”。兄弟俩都会心地点点头,特别是弟弟更是体会良多,弟弟说:“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乱,则深山也即红尘。”
后人将哥哥修行的那个坳口叫大蚂蚁坳,弟弟修行的那个坳口叫小蚂蚁坳。白云尖上哥哥常常打坐的那山叫蚂蚁山,小蚂蚁坳下的一个村庄叫蚂蚁坳村。
坐亦禅,行亦禅,蚂蚁兄弟苦修仙。 赵州庭前柏树子,极乐净土列仙班。
学点虫害知识,生活更健康,工作更舒心
-
俾格米人超级喜爱吃白蚁,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可以说他们是一个靠吃“白蚁”为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吃白蚁呢,有人认为白蚁会危害到森林的树木,他们为了保护森林,就开始吃白蚁,不过这种说法到现在并没有得到证实。
发布时间:2019-08-17 15:03:36
-
蟑螂一旦向耳道深处"入侵”时,你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奇痒、耳鸣等症状,而虫子触角刺激外耳道、鼓膜有时还会引起条件性咳嗽或眩晕。如何避免蟑螂爬进自己的耳朵呢?不要怕,做好以下几点,这种大奖基本不会轮到你。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40
-
但最近刊登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猫看起来并不擅长捉老鼠,而且表现很糟糕。这份报告是由Michael Parsons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的。
发布时间:2019-01-28 17:11:20
-
印度卫生部9日发表声明说,印卫生部门日前监测到一起寨卡疫情,共确诊2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全部来自西部的拉贾斯坦邦,目前尚无死亡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21:42:23